附近一百元约-400元4小时快餐微信,400元3小时快餐,真人同城炮约qq群

风云激荡时期的历史素描
2020-08-24 11:17:13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周媛 | 作者:张人杰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485

民以食为天,国以粮为本。食为政首,粮安天下。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珍惜粮食,崇尚节俭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对国家而言,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,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。对个人而言,做到消费不浪费,杜绝舌尖上的浪费,不让“光盘”行动成“光谈”口号,这也是身体力行涵养健康简约饮食文化的真正体现。

1840年的鸦片战争,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,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。历史的长河从此诡谲动荡,曲折前行。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《从晚清到民国》用详尽的史料和散文的笔触,勾勒出几十年间的历史走向脉络,客观而深入地剖析了重大历史事件。

对于太平天国、甲午战争、戊戌变法、义和团、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,研究著作汗牛充栋,缤纷多彩,各种观点旗帜鲜明,碰撞有声。唐德刚先生在大量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,潜心研究,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。

治太平天国史的权威要数简又文和罗尔纲两先生。简又文认为太平天国是一场汉族反满的“民族革命”。而罗尔纲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种伟大光辉的“阶级革命”,因此镇压太平军的曾国藩等为“汉奸”“反动派”!唐德刚则认为太平天国政权是“四不像”:民族革命?神权政权?教徒起义?农民起义?都不像。洪秀全科场失意,以“拜上帝会”之名聚众起义,企图建立一个梦想中的“小天堂”,化宗教信仰为政治力量。

太平朝中等级森严,为王为官可以为所欲为,为农为工的小百姓则猪狗不如。洪秀全在造反之初不过是一介贫民,进了南京调来数万工匠大兴土木修造皇宫,极尽奢华,无限腐败,比清朝政权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的。

对于戊戌变法,该书则认为,不论是从宏观认知或微观探索,这场变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。中华民族的历史走进清末戊戌年代,已积重难返,国家机器已全部锈烂,无法修复。社会相当于到了癌症晚期,病入膏肓,医药无效。所以在许多激进的志士仁人看来,只能是人死病根断。

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是光绪皇帝,若从为国为民、牺牲小我的动机来看,这位爱国青年堪称“尧舜之君”。但他毕竟是长于深宫之中、受制于狠毒母后的一个儿皇帝。深感国亡在即,变法心情迫切,诏书一日数下,朝野无所适从。而他的军师康有为见识不足,执拗木讷,不堪大任。

唐德刚先生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,凭借其一贯的学者禀性,坚持论从史出,坚持言必有据,不人云亦云,不跟风站队,有自己独到的见解。唐先生的作品文笔流畅自然,常常古今对比,好打比方,适度幽默,阅读的过程绝无枯燥之感。

责编:周媛

  下载APP